宣城广德珍禽美味横山雉!-世界杯怎么买球
2017-05-05 作者:宣城资讯 来源:
珍禽美味横山雉
广德县城西北,有山名横山,因“四面望之皆横,故名”。此山海拔135.3米,遍布茂林修竹,满目蓊郁茏葱。1994年代辟建为国家森林公园。别看这座山不太高,也不算雄峻,然历史久远,名气较大。据《广德州志》(光绪志)载:“《左传》云,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江南通志》考证:衡山即广德横山。襄公三年为公元前570年,那么这横山见于古籍记载的历史,也就是距今已近2600年了。特别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仙”,就是西汉时的治水英雄张渤,最后隐居并葬在横山,受到远近百姓的立庙供奉祈祭。唐朝天宝年间,张渤又被明皇追授为“水部员外郎”,并将横山敕封为祠山。从此以后,张渤更被历代朝廷加封至“十六字王”和“真君”,百姓则尊奉为“祠山爷”、“张大帝”,横山也被奉为“祠山祖庭”而香火不断,影响遍及江浙赣乃至湖南、福建一带。
横山,由于千百年来受到官府和百姓的尊崇、呵护,古时便是广德州著名“十景”之一,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雉,俗称野鸡,被誉为本地特产“广德四绝”之一。
横山野鸡之所以被称为“绝”,其一,在形美。野鸡体型不大,约两斤左右重。雄鸡周身长满华丽漂亮的羽毛:头羽具浅绿色的金属闪光,颈部是白色羽毛组成的一道约七、八分宽的圈,胸羽泛着黄铜透红的光泽,尾羽呈鲜亮的黄褐色,约一尺五寸长短;雌鸡则羽色单调一些,全身蓬松着麻栗色。最奇的是,雄雌鸡头顶都长着绯红色的肉质双冠,远观如同长着犄角,因而当地人又呼之为“横山角鸡”,古时的《广德州志》上也有此俗称的记载,这在雉类动物中是极罕见的。
其二,在味妙。横山野鸡作为野味食用,又与其它山雉有不同的出色品质。它皮薄,肉嫩,骨头硬细;肉质是紧而不木,细而不腻,嫩而不滑,十分鲜美可口。更奇异的是,肉味中还透着几分竹笋的清香、兰草的馨香和松子的芳香,食后齿颊犹留余香,令食者无不拍案称奇叫绝。究其缘故,概是由于野鸡的习性,喜食野草、野菜的嫩芽、根茎以及花叶、浆果、籽实等植物性食物,而横山恰是植被丰厚,四季如春,满山生长着皖南特有的翠竹、松杉、春夏兰蕙以及蕨菜、芋头等野生的蔬果、花草,这就给野鸡提供了一个特殊而天然优越的食物源和生长环境,久而久之便进化成就了横山雉肉质肉味的特妙之处。
其三,在传奇。公元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率部攻取广德,驻跸祠山,并题写了《幸祠山》诗,从而给横山留下了“天下英灵第一山”的美誉。到了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朝,改广德府为广德直隶州,并任命当年攻克广德的有功之臣邓愈“以攻进广兴翼元帅,出守广德”。这一年,广德遭旱灾,洪武皇帝又下诏“免广德被灾田租二年”,令广德百姓父老无不感激涕零。这年秋,适逢洪武皇帝四十岁生辰,广德的士绅百姓因感念皇恩,请求官府代民敬意。知州邓愈虑及旱情,体恤民苦,计议再三,终未晋献什么金银财宝,而是将广德当地土特产“广德四绝”:桐花鱼、沙河鳖、横山雉、笄山笋,作为广德州的贺寿礼物。这邓愈是个文武兼备、虑事周密之人,他又听取百姓及地方有识之士的“建议”,竟想方设法将这廉价的土特产做成不同凡响的“贡品”。单说这“横山雉”,邓知州特意访得流落广德民间的徽菜名厨一方姓老师傅,将其带至京城金陵,以宜兴上等砂锅为具,以广德栎树木炭作薪,将横山野鸡肉,外加广德出产的草本三“山珍”(取“真”字音意):木耳、茅菇、竹荪和木本三“果仁”(取“仁”字音意):松子仁、栗子仁、核桃仁,合放一锅,文火慢炖,做成“七宝吉庆汤”。广德民间俗称“家鸡肉,野鸡汤”,这野鸡汤本就是美味。而这“七宝吉庆汤”是以广德一绝——“横山野鸡”为主料,另加六样山珍,又是徽菜名厨以秘方烹制,岂能不成天下第一佳肴。当洪武皇帝品啜这汤后,连连赞好称奇,又得知是广德州横山野鸡烹制的“七宝吉庆汤”,立时龙颜大悦,马上着内侍取来笔墨伺候,乘兴挥笔书下《幸横山》诗一首,赏赐给知州邓愈,并命御膳房如法仿制“七宝吉庆汤”作为皇家名菜。一时间,这广德州横山雉及“七宝吉庆汤”的名气不胫而走,誉满金陵。正可谓:珍禽美味横山雉,千古风情佳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