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丽水小城镇厕所“脏、乱、差、臭”的问题,旱厕、露天粪坑、简易厕所林立的现象,丽水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利用“拆”、“建”、“管”,对厕所发起了一场大刀阔斧的“厕所革命”。
“厕所革命”对现存大量的旱厕、简易厕所和露天粪坑进行了拆除。如缙云县三溪乡用2周的时间就拆除了100间简易厕所,让“遍地开花”的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基本消失;缙云县东方镇开展“露天粪缸、简易厕所专项整治”行动;松阳县安民乡的村书记亲自“上阵” 拆厕所等。
各乡镇(街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融合各种特色元素,规划设计,各地新建了一批高颜值、特色化、个性化的公厕。如青田县祯旺乡创新公厕的外观样式,采用大量鹅卵石、木头、竹子等原生态自然材料装饰外墙;龙泉市宝溪乡的“青瓷公厕”则大量融入青瓷元素,使公厕的整体形象既体现传统文化又不失新奇创意;景宁县渤海镇的“花海公厕”,外墙花海簇拥,花藤爬满了墙壁;景宁县东坑镇的“多肉公厕”,摆满了大小各异、色彩斑斓的多肉植物,就连指示标识牌、温馨提示牌也利用多肉植物点缀。
要彻底解决厕所问题,不仅是拆除和新建,最重要的是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为了加强公厕的日常管理,随时保持公厕整体环境的干净和整洁,各乡镇(街道)给公厕配齐保洁员,制定公厕长效管理机制。例如莲都区加强对公厕保洁的巡查,并把公厕保洁情况纳入洁净村居红旗村检查范畴;青田县祯旺乡不仅为每个公厕配齐保洁员,定时进行清理,还不定时地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实现卫生管理无死角、地面干净无污物;龙泉县宝溪乡给公厕配备保洁人员,实行24小时保洁机制;松阳县新兴镇为公厕配备专门保洁员,每天定期对公厕进行打扫,保证地面干净无纸屑,公厕无臭味,同时成立了镇、村两支监督队伍,要求村监督员每周至少检查3次,镇监督员每周至少检查1次。
目前“厕所革命”继续纵深推进,丽水市乡镇(街道)的卫生软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村镇面貌焕然一新。(省整治办 推荐 编辑 朱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