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可是件大好事,俺要趁势把企业办得越来越红火!”位于河南偃师庞村的宇宝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马育民对记者说。
马育民的企业主要生产钢制办公家具,周边的3个村子类似的企业大大小小有380多家,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钢制家具产业基地。
民营经济发达是偃师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据介绍,偃师中小企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经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民营经济的遍地开花、特色产业的块状发展,上世纪90年代实现村村有企业、乡乡有特色的局面。目前,全市共有民营市场主体2.6万户,其中,生产类企业6024家、注册资本262.5亿元,分别占市场主体总量和资本总额的94.6%和89.7%,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3.9万人。拿马育民的企业来说,1993年建成投产,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到发展成为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的中型企业,现在9成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日等中高端市场。
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另一条主线是金融的持续助力。“俺的企业最早是‘一星’,现在是‘五星’!”马育民口中的“星”是偃师农商行在2006年推出的“星光大道”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产品,因其免担保、免抵押、手续简便,受到中小企业的热捧。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诚信意识的增强,农商行还对企业进行“升星”,增加授信额度。“企业之间相互介绍时,先要亮出来被农商行评为了几颗星,这代表着企业的信用等级。”马育民笑着告诉记者。
偃师市金融办主任杨林斌介绍,2016年,偃师市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加值453亿元、同比增长12.3%。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三轮摩托车、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电线电缆、耐火材料、石化管件、针纺、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进入新时代,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关乎着偃师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探索‘普惠信用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杨林斌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