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查村是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白查村的茅草房犹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习惯称之为“船形屋”。白查村现存81间船形屋,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
船形屋是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2008年该村船形屋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走进山坳里的村子,眼前的景象,仿佛置身于远古时代。
婆娑的椰林,清澈的稻田,嬉戏的孩子,忙碌的大人,掩映在深山里的原始村落,一间间,自然和谐,淳朴又遥远,犹如画家笔下的画廊,在现实世界充满着神奇与原始的美感。
黎族茅草屋主要有两种样式,分别是船形屋和金字形屋。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再糊稻草泥抹墙,昌江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屋保存较为完整。
白查村茅草屋为落地船形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
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后双脚踩平,晒干或晾干地面,使之平坦坚硬。
走进白查村,随处可见隆闺、牛栏、猪栏和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的谷仓。
村民身着传统服饰筒裙,结伴在树荫下编织竹席、制作陶器木器。
还可以看到年迈的阿婆正在织黎锦,还可以见到妇女正在烧制山兰米酒,这里一直保留着种山兰的传统,自种自酿。
还有黎族的渡水葫芦,这是一种交通工具,非常罕见。据说人们过河时,把衣服脱下来放进葫芦里,然后把口封住,人则抱着葫芦过河。
在白查村里50多岁以上女性脸上身上都可看到绣面纹身,只是花纹和深浅不同。在他们认为那是美丽的象征。
赤脚是传统习俗,女性发髻是已婚标志,只有年老的女性尚且衣着传统服饰,稍加年轻一些的人,衣着打扮已经与时俱进了。
白查村还有一种小房子叫“隆闺”,女孩子14岁父母就帮助她盖起“隆闺”,10岁的妹妹与姐姐睡,男孩子自己盖“隆闺”。“隆闺”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充满原始的浪漫色彩。
黎族做饭用的三石灶、居住的隆闺、出行用的独木舟、吃的竹筒饭、喝的山兰酒,这种不同于现代文明的民族文化,稀有独特,具有非比寻常的旅游价值。
美丽乡村白查村: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