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区东大村
莆田涵江区东大村,东大村位于兴化湾畔的东北部,在秀丽的大帽山簏脚下,韶溪之畔,东与福清市新厝镇接垠,距城区15公里,四周环山、中间流淌着蒜溪之水。全村面积约4.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4700多亩,耕地580亩。
下辖2个自然村(东源村、大岭村)1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81人,旅居海外侨胞3千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遍及世界各地。
东大村坐落于逶迤绵延的大帽山下,东边与福清市接壤。东大村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福泉古驿道 入莆第一村”的美誉。
“入魁山,物丰林茂宜常驻;出蒜水,海阔天空任遨游。”涵江江口镇东大村既是农村,又是侨乡,山海之利兼得,城乡有径可通。上世纪众多华侨发家致富后,反哺家乡并修建一幢幢独具特色的桥宅,东大村因此被称为小南洋。经过近百年岁月洗礼,几十座桥宅仍保存完好。
这些中式为体,西式为用的老建筑,迄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岁月把南洋风情刻进了白墙黛瓦,也将走南洋华侨们的拼搏精神写进了历史。
东大村的侨乡文化和古驿道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村里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从古驿道走到江阴港坐船,远渡重洋打拼。之后,这些人再带着财富和当地文化,顺着古驿道回到了家乡。
当时,穷苦的村民为了生计,下南洋谋生活,后来他们赚了钱,回乡盖大厝,一木桶一木桶的洋灰、钢筋及瓷砖等建材都是用船从国外运来的。建房时还把当时南洋流行的元素融入到新房里,中式为体,西式为用,矛盾统一,和谐共生。典型南洋风格,即朴素又多彩,雅致。
在东源村村南最高处,四周种植了高大的龙眼树,一座两层高的防匪炮楼掩于其中。炮楼的四周均有窗户,虽有部分损坏,但基本保存完好。走进炮楼,楼梯上、围栏上都记载着历史的痕迹,行走其间仿佛置身当年的“枪林弹雨”中。
古秋枫树,有了庞大健壮又有特色的根,才会有如此苍劲的枝叶,伴在古民居旁,尽显厚重
淡色彩,略生锈的门,简单的“锁”,突显时间印迹及乡村的和谐。
并排一大一小的门,总会引人思索。
透过的些许夕阳照在红灯笼上,勾起儿时的记忆。
屋角梁退色的绿与红砖相衬,即显力量又呈平衡之美
整洁简单花色的红墙,日子就是要这么平淡
久无人居住的民居略显淡冷
东大村成片的油菜花,自然造成屋内成排的蜂巢
新开发的蒜溪公园跟上时代的变迁
东大村貌
↑鸟瞰图
↑东大村口
↑姚万丰大厝
↑
姚丰隆大厝
↑文德楼
↑厝利楼
↑古树秋枫
↑百亩油菜田
蒜溪公园
美丽乡村:福建莆田涵江区东大村
出行路线:市政府过去全程差不多30公里,推荐自驾游。
自驾游:直接开导航搜索沿着走国道或者城涵大道都可以,后统一经国道转弯去江口东大村。
公交出行:市政府乘坐202到江口终点站,再转车252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