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走咯
今天美丽乡村导游丽丽
将带大家去的一个廉洁的美丽乡村
这里水廉洁,山廉洁,人更廉洁
赶快跟着丽丽的脚步踏上廉村的小道吧
福安市古朴雅致的明清古村落——廉村,经过岁月洗礼,它的每个角落都沉淀着古民居文化独有的历史风韵。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它,一同聆听岁月深处的呼吸。
陈永诚 摄
廉村,位于福建闽东白云山麓,穆水之滨。廉村原名石矶津,是唐朝著名帝师、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近年来,福安市摄影家协会借助这里多元而浓厚的历史积淀积极开展文艺创作。
郭建平 摄
这是中国唯一由古时皇帝赐封以“廉”命名的村庄。
古码头、古官道、古城堡,还有近期的油菜花海、乡村趣跑......你所看到的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廉村,很大部分都是福安市摄影家协会的作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周边休闲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休闲一族慕名而来旅游观光。
自2008年起,福安市摄影家协会就担负起帮助廉村对外推广的义务。摄影家们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走进古色古香的廉村,寻找视角,变化焦距,捕捉廉村最美瞬间,拍摄了1000多幅反映廉村特色的精品力作,通过摄影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力,宣传廉村古文化和廉文化。
郑廷裕 摄
古道古墙古宅第,一路走来,一路厚重。
一幅幅相片,记录廉村的一草一木,都似在诉说着历史的往事,并矜持地向世人展示它的古典与深邃。2013年,廉村成为福建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古民居摄影创作基地。摄影家们在此交流切磋,汇聚灵感,创作出更多展示当地文化古迹、人文风情的优秀摄影作品,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步伐。
丁立凡 摄
飞岩 摄
郭建平 摄
质朴的古民居,传统的风俗,随处均可见。
飞岩 摄
陈立珍 摄
丁立凡 摄
小巷幽深,木门轻锁,这里的时光仿佛倒回去几十年。这就是廉村,这个安宁的村庄,仿佛一幅被时代凝固的历史画卷。
钟飒 摄
秋叶 摄
飞岩 摄
陈清华 摄
陈秀玉 摄
席国胜 摄
李晟红 摄
福安廉村
福安廉村
廉村作为八闽进士第一村,唐到清期间先后出了50多位进士,八闽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故乡就在廉村,因为其特别清廉,村子被御封为“廉村”。
至今,村中特色古建筑完整,诗书文化发达,同时也是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
廉村古堡城墙环村而筑,全长1400米,墙厚3.6米,现有高度4.4米,城堡原有8个门,现仍存6个,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堡内官街上的官道,由3条纵向平行铺排的条石组成,中间用小卵石镶嵌。祠堂前面的场院用卵石拼嵌成数个直径达]米的圆形图案。
巷陌深处则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少家庭大厅至今仍完好地摆设着昔日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刻屏风。据传宋代廉村鼎盛时。官道两旁耸立十六座气势显赫的进士府第,因为岁月递嬗和战争兵火,现已不复存在。但在薛令之故居遗迹前两尊尚存的小石狮,应是廉村历史的最明显的见证。
廉村历史名人薛令之
薛令之(683—756年),字君珍,号明月,福建省福安市溪潭乡廉村人,闽地中举入仕第一人。唐开元中期,薛令之被授左补阙之职,并与贺知章同为太子侍讲。
薛令之为官清正廉洁,在任期间始终恪尽其职,保持自己的清廉名誉和操守。辞官返乡时,薛令之囊无积蓄,两袖清风。回乡后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生活。去世时,竟家徒四壁,什么财产都没有,只给子孙后代及村邻亲友留下了二十个字:“父言慈,子言孝,家声永振;书可读,田可耕,世业悠存。”
廉村· 美食
姜丝炒肉
熟食和凉拌均可,熟食即姜丝炒肉,凉拌亦是一种零食,即甜辣开胃姜,俗称腌姜,做法:将生姜在沸水里煮一下,待可将其剥开,一条条为止,然后加点醋、糖之类,入味后即可食用。常吃生姜可以治疗因寒冷引起的咳嗽,进山时,只要口中含一片姜则可避免受到湿气、山中瘅气的侵袭;干姜可治疗因体虚常淤、寒冷等引起胃酸、胃痛;并具有驱寒、去湿、暖胃、润肠、开脾、利尿、防癌和降低心脏病发病率之功效。尤其对预防胆结石症和减轻关节痛有明显效果,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
鱿鱼炖豆腐
豆腐是当地特制的豆腐,吃起来软滑爽口,无一丝豆腥味。豆腐与鱿鱼一起炖煮,豆腐吸足了鱿鱼的鲜味,吃起来感觉满口鲜香,令人不可自拔。
芋头牛肉
凤尾菇
农家晒制柿子干
廉村· 交通
怎么样,对于廉村这个印象如何,游玩欢迎大家下面留言给丽丽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