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郑市泰山村
泰山村景区海拔在312米左右,属于丘陵地带,其泰水河环绕而流,沟壑间水潭溪瀑穿过,流水潺潺,更增添了景区的灵性,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美丽景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泰山村适宜林木生长,这里生长着上千种植物,森林覆盖率达到85%以上,更是有几株千年古槐一直生长着。
在泰山村这生态区感受炎黄文化对生命的净化,可以从古朴的伏羲易学智慧中让智慧得到沉淀,喝几口秘制的的农家柴鸡汤滋润无比;啜几口农家自酿的粮食酒,酣畅朵颐。
地址:新郑市龙湖镇辖村
特点:旅游特色村、生态村,是郑州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2.巩义市民权村
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红顶白墙的山区民居,别具风情。拥有优雅静美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佛教文化成为民权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资源。
地址:巩义市大峪沟镇南部山区
特点:佛教文化村
3.信阳郝堂村
在信阳市平桥区有一座村庄叫郝堂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狗头门楼、清水墙,用木头垛起的柴扉,彰显豫南山乡民居的风格。依水的小桥,桥下流水潺潺;精心修葺的土坯房,翠竹掩映,溪水环绕,被外界称为"画家画出来的村庄"。
2013年,郝堂村被住建部列入全国第一批12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地址: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东南部
特点:"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
4.洛阳孟津县卫坡村
孟津北邙岭上,北魏孝文帝长陵旁,保存着一片三百多年的清朝建筑村落,青砖、灰瓦、石板路,这就是卫坡村。村子沿一条东西古街展开,规制相仿的16座建于清代的庭院,围绕着两百米老街聚集,街南7座七进院,街北9座五进院。
经近百年的扩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绣楼、南北老宅于一体的建筑群落。
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
地址:孟津县朝阳镇
特点: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5.新乡郭亮村
距离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有一个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依山顺势地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郭亮。
这里拥有独特的山势,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以秀美山岭,独特的石舍而闻名,更以其周围自然风景吸引着旅游者。
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
△图片来源:溧水人民网@故乡的云~休闲
地址:距离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
特点:太行明珠
6.信阳西河古村落
西河古村落地处河南和湖北的交界的大别山腹地,该村依河而建,山环水抱。河两岸古木参天,自然环境优越。
西河村背靠青山绿为屏,面朝西河水绕村,是典型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同时村内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头有几百年古树临水垂影。
西河村范围内有土砖、砖石结构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也有宗氏祠堂等礼祭类建筑,尤其张氏宗祠建筑更是一绝,内部结构设计独特合理,外观雄伟。
地址:信阳新县周河乡西河村西河大湾
特点:历史文化古村
7.焦作陈家沟
在焦作有一座村庄叫陈家沟村,陈家沟是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太极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太极拳的文化圣地,有令人敬仰的太极拳祖祠,有享誉国内外的陈家沟武术馆,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学拳处,有气势恢宏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
村内主街东西两座牌楼之间为太极拳祖祠。太极拳祖祠主要由山门、东西碑廊、拳谱堂、东西配殿、祖师堂组成,是纪念太极拳宗师陈王廷和历代太极拳大师的武林圣地。
地址:焦作市温县下辖村
特点:太极之乡
8.焦作一斗水村
在修武东北县境的太行深处、云台之巅,有一个叫一斗水村的美丽小村子,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它座落在山西通往河南的一条古道旁边。它是明清以来晋商经过此路往来山西河南的重要停靠休息之处。
至今这个村子里还有外口店、当中店、里头店的地名,这三个店就是为行人歇息提供方便的车马店。村里的民居全部为有上百年历史的石头房,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被称为"石头村"。
地址:焦作市修武县北部太行深山区
特点:云台之巅的小村子
9.禹州神垕古镇
在禹州市有一座古镇叫神垕古镇,它地处伏牛山余脉,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灵泉寺、花戏楼、祖师庙、邓禹寨、钧窑遗址等不胜枚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神后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2014年 神垕镇成功入选"河南十佳美丽乡村",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迄今为止,它依旧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俗称"七里长街"。
地址:禹州市西南部
特点: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
10.卫辉市小河店村
小店河村,占地面积约五万平方米。环境优雅,依山傍水,翠柏环绕,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还存有清代民居建筑群。小店河环境幽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更具特色,从远处看像一巨龟,头指沧河,如"神龟探水"。整个村寨都建在龟背上,人们形象的称之为龟背宝地。
这个村寨坐西向东,纵贯南北,现存寨墙、寨门、十座院落、二十三进四合院、八十六座房屋。其房屋建筑呈梯形,建筑风格采用明清流行的硬山式建筑。